|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國父們的擔憂與美國命運 歷史地剖析"特朗普現象"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特朗普現象”:美國民主危機的縮影


“特朗普現象”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特朗普的內外政策,二是其執政風格。二者都是反傳統的,都是對美國長期政策和主流政治風格的顛覆,簡言之,“特朗普現象”指的是特朗普以民粹主義和反建制的姿態上台並打破了美國傳統的政治格局和政治倫理的現象。




當地時間2025年11月5日,美國邁阿密,美國總統特朗普出席美國商業論壇。視覺中國

具體來說,其政策的顛覆性體現在:一是經濟上的民族主義和反全球化,包括對外國商品征收高額關稅,發動關稅戰以及追求制造業回流和再工業化。二是反移民美國歷史上有反移民的傳統,主要局限於社會層面和國會層面,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位總統像特朗普這樣如此仇視外來移民。三是在外交領域放棄自由國際主義政策。自威爾遜總統以來,美國外交政策的主導思想是自由國際主義,把“扞衛”所謂的自由、民主和人權視為美國的外交目標,特別是冷戰結束之後,輸出民主、擴展“民主國家共同體”成為美國歷屆政府的外交政策。而特朗普上台之後,奉行的是“交易型”外交以及赤裸裸的現實主義和單邊主義:退出多個國際組織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多邊協定;對促進民主毫無興趣,反對在第三世界進行所謂的“國家構建”;威脅兼並格陵蘭、加拿大和重新奪回巴拿馬運河區,表現出赤裸裸的強權外交風格;不願意承擔所謂的“領導責任”和“國際義務”,淡化同盟關系。這些政策都是與美國傳統外交政策和風格背道而馳的。

特朗普的執政風格更是令人大跌眼鏡。他不是通過政府部門和正式機構而是通過社交媒體發布政策信息,在第一個任期內,其執政風格被稱為“推特治國”,第二個任期內改由“真相社交”平台發表意見和發布政策。其政策缺乏連貫性和長遠規劃,決策依賴直覺,經常出爾反爾,朝令夕改。特朗普還有強烈威權主義傾向,追求不受制約的專斷性權力。最令人不安的是特朗普不講起碼的體面,對政治對手進行人身攻擊、嘲諷和貶低,甚至不顧外交場合的基本禮儀,對他國領導人進行圍攻,乃至羞辱;在社交媒體上散布各種各樣的謊言和陰謀論,通過訴諸情緒而不是理性對普通民眾進行民粹式的動員。這種執政的風格突破了美國基本的政治倫理底線,帶來的是美國政治文化的粗鄙化,政治學者稱之為“無禮的政治”(politics of incivility)。


在1954年6月9日參議院舉行的聽證會上,律師約瑟夫·韋爾奇(Joseph Welch)憤怒地質問那位通過顛倒黑白、無中生有的方式指控所謂“親共分子”從而掀起麥卡錫主義浪潮的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你難道沒有一點廉恥之心嗎?”實際上這句詰問當前也可以用到特朗普政府的一些成員身上。

那麼,美國為什麼會出現“特朗普現象”?一位完全沒有任何政治經驗、官司纏身,甚至被判有罪的政治素人何以能通過美國的選舉程序兩次成為美國總統?從本質上說,“特朗普現象”的出現是美國社會矛盾的集中爆發和美國民主危機的縮影,在某種程度上更是200多年前美國建國之父們擔憂的應驗。


國父們的擔憂:如何防止美國出現“暴君”?

要理解“特朗普現象”,需要回到美國的革命與建國時代。

從1776年獨立宣言的發表到1789年聯邦政府的成立是美國的革命與建國時代。在國父們看來,美國的建國是一場偉大的“共和試驗”——把啟蒙的理想變為現實,檢驗人類能否依靠理性,通過協商,而不是靠武力在廣袤的國土上建立一個良好的政府——憲政共和國。這個共和國建立在人民主權而非君主主權之上,摒棄歐洲的“舊制度”,通過自治和法治的原則保證人民的自由。正如漢密爾頓在《聯邦黨人文集》第一篇中所言:

一個重要的問題留給美國的人民用他們的行動和范例來解決,那就是人類社會能否通過這個深思熟慮和自由選擇來建立一個良好的政府,還是永遠注定要靠偶然因素和武力來決定他們的政治體制。……倘若我們在應當扮演的角色上作出錯誤選擇,那就應該認為是全人類的不幸。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9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4 秒